标签归档:蘑菇圈

蘑菇圏的形成机理

蘑菇圏的形成机理

蘑菇圈,又称仙人环,英文为Fairy ring,传说认为蘑菇仙人在草地上围成一圈,狂欢跳舞,沿着仙人们舞蹈的足迹便生长出了蘑菇。

Fairies of the Meadow · Nils Blommer · 1850 

实际上蘑菇圈是蘑菇子实体在草原、林地上呈圈带状生长的生态现象。它除了常见的圆形外,还有会因受到地形、土质、植物、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半圆形、马蹄形或弧形。不同的蘑菇圈生长速度不同,每年生长7.6-48cm,其大小可由几米到几百米,最大的马勃圈甚至达400m,年龄久的可达600年。自然中可以形成蘑菇圈的真菌有20多属,60多种。

形成机理

蘑菇圈的形成是真菌菌丝在土壤中辐射状生长导致的。最初也许是一个小或一小圈蘑菇,当蘑菇成熟时,孢子们从辐射状的菌褶上弹射到地面呈近圆形分布,当环境条件适宜,孢子们萌发形成菌丝,并向四周各个方向延伸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区域的菌丝因营养的减少逐渐衰老死亡,而外延的菌丝因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有机质而继续生长,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就会形成可见的子实体,并出现圆形的蘑菇圈。

形态分类

根据蘑菇圈对植物的影响,Shantzt和Piemeisel两人将蘑菇圈分成了3个类型。

(1)对植物生长产生破坏的蘑菇圈,此类蘑菇圈会形成如下三种草环:

圈内绿草环,菌丝体消亡环带。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菌丝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质,并增加了土壤固氮的能力,促进了植物根系微生物的活动并改良了土壤结构,再加上菌丝体死亡又释放了大量的速效养分,植物便茂盛生长。

枯草环,菌丝体生长环带。地下的菌丝正在分解利用土壤的营养成分迅速生长,密集的菌将丝土壤中的空间充满,持水少,土壤干燥缺水,部分真菌(如硬柄小皮伞)还可分泌有毒代谢物抑制植物生长。所以枯草环上的植物矮小,稀疏、叶色变黄,甚至枯死而形成裸地。

圈外绿草环,子实体发生带。此处真菌生产主要集中在地上的子实体,菌丝对土壤的空间的填充作用减少,但仍然的部分的作用,部分菌丝老化释放了养分供植物生长,所以圈外绿草环较圈内绿草环窄,植物较圈内绿草环矮些,但比正常的草区要繁茂。

(2)蘑菇圈的生长对植物生长只产生促进作用

该类型的蘑菇圈中只有一个绿草环带而没有枯草环。

(3)蘑菇圈的生长对植物生长无影响

更多关于蘑菇圈对植物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请详读下面的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宋超,图力古尔.蘑菇圈的形成机理及其生态学意义.中国食用菌,2007,26(6):9-13